北京理工大学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开放注册)
搜索

中国苍茫大地:如何坚守31亿亩红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24 16:58: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msn.qidian.com/Showbook.aspx?bookid=1444666

迅速缩水的耕地版图
 2008年5月7日,湖北某县农民张加田的早稻秧还没种下田。由于天气干旱,他家的6亩水田大部分还是光秃秃的。被干旱折磨的,他觉得“种水稻没劲透了”。张加田是典型的“两栖”农民,一年时间有半年在家种田,剩余半年外出打短工。
  在他的村里,留守在家的大部分是老人和孩子,像他这样的“两栖农民”也少见了,大部分人长年累月在外挣钱。人往外跑,地就荒了。有些人在田里栽一些杨树,有些人则干脆直接抛荒,杂草丛生。地荒着,让祖辈以种田为生的张加田看了心疼。前两年,政府征走了一些土地。一部分土地用做工业园建设,县里的电视台很是兴奋了一阵,不断重复“招商引资”这个字眼;一部分还是荒着,据说,政府这是在储备土地,先圈着,以后再用。

  虽然荒地不少,张加田感觉到耕地越来越少了,“有些人外出打工,挣了几个钱,回来盖瓦房、小楼房,占的都是耕地;2005年,我们村周围建了一个水泥厂,占了八九亩地;2006年,又有了采石厂,又占了十多亩地”。

  耕地越来越少,不只是普通农民张加田一个人直接而真实的感觉,中国的土地版图的确在缩水。

  姚景源说道:“当小学老师在讲解第一节中国地理时,总要告诉学生们,我国幅员辽阔,领土面积和整个欧洲差不多,居世界第三位。‘幅员辽阔、地大物博’,这些形容国土最常用的词汇,曾一直让中国人引以为豪。然而,地大的感受正在成为飘渺的过去,中国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直面耕地的迅速减少、土地的急剧变化。”

  张可中是国土资源部测绘局的工作人员,这是他每个月的例行工作,而在8年前,他外出测量的周期只需一个季度一次,更早的时候,只需一年一次。

  现在这样的测量越来越频繁,原来土地每年、每月都在发生变化。

  2009年9月6日,就在同一天,苏南、珠三角、京津塘100多个城市的建设项目在破土动工,又有1000亩农用地转为了工业用地。我国优质耕地较少,而且主要分布在用地需求增长较快的东南沿海地区,使得保护更为困难。

  荒漠也在不断增加,沙漠化盐碱化土壤污染,在一年之中,内蒙古、河北损失了400亩农田。我国有40%的耕地受到水土流失、沙化的影响,耕地质量在退化。据国土资源部发布的最新数据,在跨入2009年那一刻,全国耕地面积为18.2574亿亩。绿色的可耕地面积相比10年前,减少了1亿亩。相当于每年减少一个中等县的面积。

  土地拍卖会已经屡见不鲜。1个小时,100亩土地,40亿人民币,就这样,一块土地的身份从此改变。在中国,仅2009年上半年,每天平均举行70场土地拍卖会,成交8000亩土地。而近些年一个新的名词也开始闯入人们的视线:地王。

  2009年4月7日,温州一块土地,经过14个回合的争夺,以9亿元成交,成为当时全国最高地价——中国第一个地王出现。

  5月13日,上海一块土地以12亿元的成交价,创下上海土地出让的最高纪录。

  6月10日,广州3.45亿元竞得广州珠江新城的住宅地块,折合楼面地价15324

  元/平方米。

  6月30日,北京新“地王”诞生。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每天上班的路上,都会经过几个建筑工地。他的感慨是:“房价高了,地价涨了。一多三少。”

  伴随着地王的诞生,更多人担心的是房价的飙升,而在姚景源看来,这不断攀升的房价还隐藏着一个更大的风险,高房价刺激房地产商竞相高价拿地,而一些地方为了部门利益,会最大限度地出让土地,甚至会危及到耕地保护。

  当人们把目光投向那些耕地上的农民,就会发现,中国虽然拥有广袤的土地,但其实是一个不具耕地优势的国家。

  农民,为了拓宽那一亩三分地,为了那土地上的产出,在和自然争夺: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话就出自黄河的某个流域。每年春季是黄河的汛期,老张的土地有三分之一都要浸泡在水里,他必须划船找到没有被河水淹没的河滩,他说自己是一个在水里找地种的庄稼人。

  邻村人均两亩耕地,能填饱肚子却难以增加收入,这些年,为了能多种多收,老张经常撑着小船,在黄河边的滩涂上、在被河水漫过来形成的孤岛上,一亩一分地整理荒地、筑上河堤;为了能深入淤泥地里去种粮,他把积蓄和贷款全部用来买农业机械。10多年来,开发荒地1000多亩,然而,最让他揪心的是黄河发大水,这些土地常常又被黄河索要了回去。

  黄河水在山西临猗和陕西合阳县交界处流淌,漫到哪边,哪边的农民就失去了田地。于是黄河东岸是丰收,西岸就是耕地淹没。老张们就在这样的希望和失望中,种了又被淹、被淹了又再种。

  就在黄河滩边的种粮在与河水争取土地时,处在贵州、湘西的农民在石头缝中索要土地。

  在武陵山脉横贯的重庆酉阳、湖北、湖南交界的地带,村民的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5亩。沿途我们不时能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个个村民把平地上的泥土背上陡峭的石头山,把石头窝窝填上土,再种上果树和庄稼。

  就是这样肩挑背扛,喊着号子,里耶镇村民一代一代不断地改造满山的石头,20多座石头山上种起了果树庄稼。

  中国,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说法,只有1/8可以用做耕地,山地和丘陵占土地的2/3。我们的国土面积比印度多600多万平方公里,但耕地面积却比印度少7亿多亩;我们的国土比美国大,但耕地比美国少10亿多亩。与国外一些国家相比,我国可利用土地面积不仅少,而且就是这些非常有限的土地,土地质量也不容乐观。

  2009年春季的一场大旱席卷渭河平原,河南周口市800亩小麦几乎绝收,夏季淮河流域的1000亩耕地遭遇水灾,我国耕地面积中有灌溉设施的、旱涝保收的占40%。

  在黄土高原,陕西榆林县,3200个农户都是漫坡撒种。在全国有9100万亩耕地坡度在25度以上,坡度在15度至25度之间的耕地还有近2亿亩。

  在河套平原,甘肃、内蒙古,一片片耕地,成为黄沙王国。我国有40%的耕地受到水土流失、沙化的影响,耕地在消失,质量在退化。

  当把目光投向它身上承载的人口总数时,土地就显得更加捉襟见肘。中国现存耕地18.2亿亩,人口13亿,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4亩,其中有14个省区人均耕地面积低于1亩,6个省区人均耕地面积低于0.5亩。在全世界26个5000万人口国家中,我国人均耕地数量仅比弹丸之地的孟加拉国、日本略胜一点,排在倒数第三位。

  常言道,万物土中生,人类生存发展需要的一切都依赖于大地的丰收,然而直面脚下这片如此稀少的土地,人们不能不忧虑这艘诺亚方舟究竟能承载多少炎黄子孙。

  科学家计算出我国的资源生产潜力,认为理论的最高承载能力是15亿.16亿人口,若按中等发达国家人均年需粮食500公斤计算,并参照我国单产现状和历史增长趋势预测,届时我国耕地要出现2亿亩的赤字。这一令人恐怖的历史时刻出现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遥远幻想,而是近在15年后的2025年,那时将有芸芸15亿人拥闹着这片颤颤巍巍的土地,严峻的现实催促着人们快从地大物博的自我陶醉中猛醒,重新了解我们的国情。

急刹车:耕地红线
北京的地坛,始建于明朝嘉靖九年。此后381年间每逢夏至,明清两代14位皇帝,都要亲临此地,举行隆重的祭拜仪式,尽管贵为天子,也必须下跪70多次、叩头200多下,历时两个小时之久。他们祭拜的——就是地神。
  现在的地坛已经成为旅游观光的景点,隆重的仪式也已遗洒在久远的历史长河中。但是中国人对土地的感情,一刻也不曾中断过。在这片土地上有中国人的汗水和热血,有期盼和未来。望这片土地常让人想起这样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960万平方公里,是我们13.2亿中国人的疆土。俯瞰这960万平方公里,会发现一幅美丽的画卷,这里有平原、坡地、沙漠、沼泽..无论肥沃还是贫瘠,枝繁叶茂抑或寸草不生,都是我们中国人赖以生存的土地。

  土地是一个国家的根。“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承载着5000年的农耕文明的中国,土地,正在空前的城市化进程中激烈地变化着。曾经一望无垠的耕地越来越少,城市化,工业化,沙化..一个比一个理直气壮,耕地的边界不断后退。

  谁动了我们的土地?该不该提出18亿亩耕地红线?18亿亩耕地红线到底是生命线还是紧箍咒?我们还能吃饱饭吗?谁能养活13亿中国人?如何守望耕地?

  【权威数据披露】

  姚景源:国土资源部的卫星遥感图,时刻记录着中国每一块土地的变化。红色的代表建设用地,黄色的代表荒漠。

  2009年9月6日,代表城市设施的红色在增加,就在同一天,苏南、珠三角、京津塘100多个城市的建设项目在破土动工,又有1000亩农用地转为了工业用地。我国优质耕地较少,而且主要分布在用地需求增长较快的东南沿海地区,使得保护更为困难。

  代表荒漠的黄色也增加,沙漠化盐碱化土壤污染,在一年之中,内蒙古、河北损失了400亩农田。我国有40%的耕地受到水土流失、沙化的影响,耕地质量在退化。

  据国土资源部发布的最新数据,在跨入2009年那一刻,全国耕地面积为18.2574亿亩。绿色的可耕地面积相比10年前,减少了1亿亩。相当于每年减少一个中等县的面积。

  我们将中国和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和建设占用耕地量进行对比:

  日本:年份19651970197519801984GDP年增长率(%)14.3816.9910.148.156.62

  年均建设占用耕地(千公顷)31.251.129.222.017.2GDP每增1%占用耕地(公顷)21703008288026992598

  中国:年份1986—19901991—19951996—20002001—2005GDP年增长率(%)7.912.28.69.5

  年均建设占用耕地(千公顷)176.5218.4184.3189.3GDP每增1%占用耕地(公顷)22342179022143019926

  当这些数字标志中国向工业化现代化迈进的时候,中国GDP每增加1%占用的耕地,平均算下来,几乎是日本在经济发展高速期的8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开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电话:0898-66661599    站长联系QQ:670427609   
         站长微信:hainanok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jtche.com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北京理工大学论坛 ( 琼ICP备12002442号 )

GMT+8, 2024-3-29 20:15 , Processed in 0.14533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校园招聘信息

© 2001-2020 北京理工大学论坛校园招聘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