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开放注册)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料分享] 客观规律、主观能动性及其相互关系辨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8-12 09:51: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客观规律、主观能动性及其相互关系辨析

一、自然界及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
  1.规律及其客观性
  规律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规律这一范畴揭示的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第一,规律是本质的联系。任何规律都是事物的内在根据和本质联系。规律同本质是同等程度的范畴,规律是本质的或本质之间的联系。
  第二,规律是必然的联系。任何规律都是事物必定如此、确定不移的趋势。规律性与必然性也是同等程度的范畴,事物发展的规律性也就是事物发展的必然性。
  第三,规律是稳定的联系。任何规律都是同类现象背后的共性,是丰富多彩的现象背后的稳定联系。规律的稳定性也就是它的重复性。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某种合乎规律的现象就会重复出现。
  规律是客观的。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相反,人的意识及其指导下的实践却要受规律的支配。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到、承认不承认,规律都客观存在着,并以一定的方式起作用。
  规律的客观性表明,人们不能藐视规律,更不能创考研政治造和消灭规律。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又不是完全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的。人们在实践中可以认识或发现规律,并利用这种和规律的认识指导实践,达到改造世界、为人类谋利的目的。人们还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使事物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既要反对藐视规律的主观随意性和经验主义,又要反对在规律面前无所作为的思想。在这里,理论思维是十分重要的,正确的理论思维能使人们增强驾驭规律的能力,错误的思维会走向真理的反面。
  2.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
  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之间有一定联系,也有区别。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人不能任意改变、创造或消灭自然规律,伹人可以改造自然,有目的地调控自然界的实物、能量和信息过程,使各种客观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利于人的变化或保持有利于人的稳定性。
   两者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在社会规律中,既存在客观制约主观的关系,又存在着主观制约客观的关系。自然规律只要具备了同样的客观物质条件就可以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反复出现,社会规律则是历史的,在不同的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就使认识社会规律比认识自然规律困难得多。社会矛盾的成熟程度以及人们认识的局限性和阶级的局限性也影响着人们对社会规律的认识。人们对社会规律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往往要经过反复实践、反复探索,才能达到正确的认识。
二、人类意识的主观能动性
  1.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主要表现在:
  第一,意识反映世界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不仅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反映现存事物,而且能追溯过去、推测未来,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具有能动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考研英语真题意识可以通过“思维操作”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超前的、观念的改造,指导并通过实践把理想变成现实,从而改变、创造世界。这就是列宁所说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三、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正确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要用唯物的、辩证的观点去思考和把握。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列宁指出,外部世界、自然界的规律乃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的基础,人们只有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越深刻、越正确,就越能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不顾规律和违背规律,只能把事情办糟。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对自然和社会的改造,人的需要、利益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自觉能动性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所以,我们要把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根据上述原理,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充分反映客观规律(以及思维所固有的规律)的认识,才是正确的认识;只有在正确认识指导下,符合客观规律的行动,才是正确的行动,才能实现人们设想的目的。
  (2)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人的意识是一种精神的力量,要使它得到实现,变为现实的物质力量,必须通过物质的活动——实践才能达到。意识通过实践反作用于物质的过程,也就是意识自身的“物化”过程。人的意识正是通过实践而能动地认识世界,又通过实践而能动地改造世界。
  (3)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四、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是同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统一原理相关联的问题。所谓社会历史趋向属于历史决定论的内容,讲的是社会历史规律的决定作用。主体选择讲的是历史主体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性和选择性。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规定了人们的活动要受规律性的制约,而规律作为一种必然趋势是由多种可能性构成的“可能性空间”,哪种可能性能够实现,取决于主体的自觉选择。主体选择就是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的方向、目标、方式的选择。
  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是主体选择的客观前提,主体的利益和需要是选择的内在根据。主体的能动性就体现在选择什么和怎样选择之中。选择的方向、目标和方式是否正确只能由实践来检验。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之所以强调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是为了实现主体的正确选择。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临着层次不等、大小不一的各种选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走过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之路以及当前正在走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路。这是既合乎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又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内在需要的正确选择。



【习题精练】
一、单选题:下列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望梅止渴”说的是(    )
A.意识具有反映世界的能动性
B.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动性
C.意识具有控制人体生理活动的能动性
D.违背了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第一性的原理
2.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是指(    )
A.意识活动可以改变物质
B.意识活动考研英语可以创造物质
C.意识借助于实践能主动反映和改造客观世界
D.意识活动可以消灭物质
3.在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    )
A.改变规律                                B.创造规律
C.尊重和利用规律                          D.消除规律
二、多选题:下列每题给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意识能动性的发挥是有条件的   
B.意识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尊重规律
C.没有认识到人的主观能动性
D.意识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
2.下列成语中,正确地说明了意识能动性的是(    )       
A.胸有成竹,料事如神                      B.纸上谈兵,画饼充饥
C.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D.拔苗助长,无中生有
3.波普尔认为,每一个历史事件都“不能在精确相似的条件下重复”,社会运动不存在与“原型相同的重复”,所以“历史没有规律。他的这一观点(    )                                                     
A.混淆了历史事件与社会的发展规律                                                                  
B.看到了历史事件的不可重复性
C.看到了社会规律的独一无二性                                                                       
D.否认了社会规律的客观实在性

【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意识能动性原理的表现。
  意识的能动性体现为四个方面: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规划性,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还具有指导和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上述意识的能动性原理说意识具有控制人体生理活动的能动性,“望梅止渴”是意识对生理活动的控制和调节,故根据题意正确答案是选项C。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意识能动性发挥的条件。
  意识具有能动性,主要表现在意识反映世界是自觉的有目的的反映,意识不仅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识可以通过思维操作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超前的、观念的改造,指导并通2014考研过实践把理想变成现实。但意识能动性的发挥是有条件的。物质是客观存在,虽然具体的事物或具体的世界可以被改变、被创造、被消灭,但物质本身是不可改变、不可创造、不可消灭的。正确答案是选项C。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意识能动性发挥的条件。
事物的联系和运动构成规律。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客观规律是事物内部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固有的联系。规律的客观性是指规律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相反,人的意识活动本身要受到规律的支配。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不能被改变、创造、消除的。人只能认识规律、尊重规律、利用规律。故正确答案是选项C。
二、多选题
1.【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意识能动性发挥的条件。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可以通过思维操作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超前的,观念的改造,指导并通过实践把理想变成现实,从而完成改造世界的目的。选项C与题意不符。这道题充分认识到了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但说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是尊重客观规律。并且,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正确答案是选项ABD。
2.【答案】AC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意识能动性原理。
  这道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可以通过思维操作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超前的、观念的改造,指导并通过实践把理想变成现实。从而完成改造世界的目的。选项B离开了一定的物质条件谈意识能动性,选项D在不尊重客观规律的条件下谈意识能动性,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C。
3.【答案】ABD
【解析】该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规律的可重复性与客观实在性。
  现代西方历史哲学极力否认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认为在社会历史中一切都是“一次性”的,不存在重复性,如波普尔。历史事件确实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不可重复性(因此选B),但是历史事件的不可大学考研重复性并不能否定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因此选A。历史规律的重复性不等于历史事件的重复性。任何一个历史事件的产生都是必然性与偶然性共同作用的结果,正是由于其中的偶然性使历史事件各具特色,具有不可重复性。规律重复的只是其中的必然性。社会规律的重复性表现为同类历史事件中的共同的本质的东西。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AB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开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电话:0898-66661599    站长联系QQ:670427609   
         站长微信:hainanok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jtche.com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北京理工大学论坛 ( 琼ICP备12002442号 )

GMT+8, 2024-4-25 21:14 , Processed in 0.21431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校园招聘信息

© 2001-2020 北京理工大学论坛校园招聘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