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开放注册)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正确思想的功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0-11 12:49: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错误的思想和偏颇的看法会产生许多焦虑。有时候,我们明明知道某些事是不必挂虑,甚至于也知道事情并非绝对地无望,而且说不定还会塞翁失马;但是,我们仍摆脱不了事情的纠缠和困扰,以至于终日焦虑、过敏而凄惨!即使是朋友好意的宽慰,在感激之余也无法袪除脑海中的哀愁!这完全是错误思想的结果。如果我们能定下心来,平心静气地推敲事情的前因后果,把来龙去脉直接了然于心,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心理学家艾利斯(Albert Ellis)研究这方面的焦虑达数年之久。他根据直截思考的概念发展出一套咨商和心理治疗的方法。他称此为合理情绪输导法。他常常以ABC来说明情绪问题的演变过程,也借此解释这种疗法的性质。一般人以为有因必有果,所以引导事件A一旦发生之后,一定会导致情绪的反应,换句话说,一定会产生必然的结果C。其实,更深入探讨A和C的因果关系时,我们会发现,A不一定造成C,而是一个人的观念体系B,导致了结果的产生,也就是说事件一发生,牵动了我们的观念体系,然后依照我们的观念才产生了后果。这是情绪发展的过程,等我们说到解决情绪问题的方法时,便要列入考虑。

我们先看看几个例子,以便了解ABC的连锁反应如何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现在有一个人,他把当天的工作搞砸了,这就是引导事件A——亦即实际发生的状况,接着导致下列的观念体系B:“我把今天的工作弄得一塌糊涂!简直太糟糕,太不堪设想了。我从来就没有好好地作成一件事,实在太悲惨了!大家都知道这件事,唉!也许,没有人真正看得起我呢!我呀!从来就没有被别人接受过,也从来没有过一位知心的朋友。”这种情绪发展的结果C,一定是焦虑、沮丧和自尊扫地!艾利斯指出这样的观念体系B,把实情悲惨化,也就是对实际发生的事看得太过悲观了。就是因为错误的信念体系B,才造成郁闷的结局。如果我们很合理地对等实际发生的事情,一点也不会那么痛苦的。

现在再看另一个例子。一位十多岁而平易可亲的小伙子,有次邀请一位女孩外出,不幸被拒绝了。这件事引起了下列的情绪反应——“她一点儿也不喜欢我!就是和我出去一次都不愿意!就是因为我一点男子汉的味道也没有。也许,所有的女孩子都是这样想呢!唉!太可悲了。我是个人见人厌的家伙,再也不会有女孩子肯嫁给我了。”当然,结果也是焦虑、沮丧和不断困扰于“我算老几?”的操心。这不只是年轻人常犯的毛病,成人有时也免不了如此。

如果上面提到的两件事,确实如两人所想象的话,的确是太叫人丧气了!可是,事情并没有那样地严重!容易被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搞得沮丧万分的人,对于所有的事往往都会由引导事件A,经由错误的观念体系B,而产生情绪不安的结果C。这种人一旦遭遇困扰,自必越陷越深无法自拔,终日为焦虑所纠缠以至无法面对任何挑战,也无法担负起任何责任。

这并不是不可挽救的结局,一个人也不必要成为不合理的观念体系的牺牲品。要解决错误思想的祸害,就要学习如何去和它相抗衡,也就是要学习如何借助清晰而合理的观念,来对抗讹谬而荒唐的想法。现在我们以做错事的先生来作个例子!他大可以对自己说:“今天是把事情给弄垮了!但是,天下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嘛!风水总会轮流转的。失败为成功之母,我只要能从失败中记取教训,并不吃亏。人总有跌倒的时候,也免不了会把事情搞砸,谁也不能例外呀!真正成功的人,是从错误中学习,从失败中站起来的。我来想想看,今天的失败给了我什么启示?下次我应该怎样作才会作得更好?”经过一番思想之后,他会觉得自己已经好过多了,而且有信心应付更多的挑战。

被女孩子回绝的小伙子,也可以这样想:“现在她不和我约会,也许下一次就会答应也说不定喔!今天她可能真的无法答应!所有的男孩子在一生当中,谁也免不了要被女孩子回绝几次。即使她对我没好印象也无伤大雅,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枝花?这是小事情,小场面嘛!搞不好有一天我还会碰到更好的女孩子呢!”在这里提到的种种思考法,是针对心理反应而设的,专门用来应付会产生焦虑的观念体系。当然,行为上的改进也包括在内,在合理思想的同时,我们也该尽最大的能力把自己作得更好。

不少人从名人传记中,找寻对抗错误体系的依据。如果我们知道别人,甚至举世闻名的人,也和我们一样会犯错或者受挫时,将有助于错误思想的去除。举几个例来说吧!巴斯德第一次参加巴黎大学的入学考试竟然名落孙山,后来进了巴黎大学,也只被认为是一个勤勉苦读的平凡学生而已。爱迪生被视作低能儿而遭开除。爱因斯坦的数学还被当掉过!艾森豪威尔在西点军校时,经常违规犯过而且差点被退学。美国橄榄球明星优尼塔斯,第一次想加入巴尔的摩小马队,还被拒绝呢!再进一步想想,有多少作家在屡遭退稿之后,才使作品付梓发行?有多少画家一生潦倒,死后才声名大噪?每个人都会受挫折、遇难关,如果合理地认清事理及其必然的发展,也就不会焦虑丛生了。如果观之,失败只是激励成长和进步的利器,怎会引人颓丧和焦虑呢?

艾利斯博士在分析西方文明的价值观时,指出12点一直被欧美人误认理所当然而且相当流行的观念,这些观念实际上是愚昧而不合理的:

(一)我应该获得人人的喜爱,我的言行举止都该得到别人的赞许

这种想法,使我们陷入强调自我的牛角尖,而无法脱身。一旦别人不喜欢我们或者不赞同我们的行为时,不合理的思想油然而生。事实上,这样想是愚蠢的,我们根本不可能让每个人都喜欢,天底下也没有一个人可以讨好任何人。若是“刻意”使自己被别人喜爱或者争取别人赞同的话,就会同时遭人看不起。尝试使自己被每个人所喜爱,只会使自己变得毫无主见,古板无趣而已!我们应该被人喜爱,也应该敏锐地接受别人的反应,以期和睦相处,但是却不应该毫无原则地想作到人见人爱。不要去套用别人的模式!最好的方法是选择和结交真正的朋友,不必去讨好所有的人。

在和年青小伙子交谈时,我常发现他们在校求学时,都想使自己成为有口皆碑的风云人物,也因此带给他们不少的困扰。因为兴趣、地位、家庭等等背景的差异,一个人根本不可能使自己变成家喻户晓的人物。可是,他们每天一投入这个大团体中,却渴求别人的赞赏。这些问题在出了校门走进社会以后,就会自然消失,因为他们已学会了有选择地和自己气味相投的人来往。

在我们努力陶塑自己成为一个可亲而富创造性、精神旺盛而有建树的个人时,最好能保持自己性格的整体性,忠于我们自己的价值观,而不必投人所好。这样做,可以让别人凭其好恶来喜欢或讨厌我们,而我们也泰然自适不会感到焦虑。更可因此拥有更多真诚的朋友,并免受焦虑的侵扰!

(二)我们必须在各方面都表现得能干、胜任、聪明,而且有成就

每件事都要求十全十是不可能的。即使一件事要做到十全十美都是相当困难的,何况每一件事?为自己定下这种标准的人,常常会感到焦虑。这些焦虑有的是过去的失败所引起,有的是担心未来而导致的。即使别人承认他在某些方面是最杰出的人物,他也会因为害怕有一天会从杰出地位倒下来而焦虑,长江后浪推前浪,后起之秀总会出现而压倒他。把理想定得过高的人,开始时会有不少的成就,但是他们却无法安心享受这些成就。再加上他们成功的过程,使人产和他更加疏远,以至到头来无法发挥其潜能,而遭受挫败。我们应认清自己的能力,因为我们不是万能的神仙,只是普普通通的一个人而已。没有一个人是可以样样精通、十全十美的。我们固然应该好好地干一场,做得轰轰烈烈的,但是成功的追求应该立基于进步、学习和成长的合理基础上,而不是眼高手低、好高骛远地自以为能。我们是人,所以免不了会犯错误,也免不了会失败,更免不了会有缺陷和短处。切记!我们不是十全十美的,所以尽己之能已是最好的表现。无时无刻竭尽努力学习向上,才是我们所该追求的权利。

(三)作了错误的、卑鄙的、邪恶的事,应该受到严厉的批评

天底下并没有绝对的对错善恶。有些事我们不喜欢也不愿意去做,但是有人做了;有些事我们希望它不要发生,但是毕竟发生了。这些人做了这些事,并不表示他们就是坏坯。严厉的责备,并没有多大的好处;残酷的惩罚,也于事无补,甚至会遗患无穷。只要我们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来看,总会发现他们的行为多少是值得原谅的!他们所以会做错事,往往是由于无知或情绪不稳所致。唯一积极而有建设性的措施,就是体谅对方,想法子再教育他,劝他向善。我们这样作,不只帮助了别人,也能使自己更上层楼。

同样的,我们也该原谅自己所犯的错误。我们所做的事,引起别人的嫌恶时,应该进一步站在别人的立场来看看自己的言行;用不着责备自己,更不需要因此而焦虑和沮丧。因为责难并无好处,焦虑只带来破坏。我们要在各种不同的角度来研究各种事情,从各种的经验中来学习。或许我们可以在体谅自己和别人之余,进一步地去欣赏或体会彼此的差异。相互开诚布公、切磋咨商,总比私底下勾心斗角、非难诘责来得高明些!


(四)一旦事情的发展出乎意料之外,必然相当危险。

我们冷静而合理地想一想这一句话,很容易可以看出这种说法是相当幼稚而愚笨的;可是在不少场合下,我们自己也会不知不觉地要求世办上的万事万物,都照着我们所希求的方式去进行。我们常常会因为事情来得太突兀而感到惊骇和不快。其实,世界上既然有了形形色色的人,世事的演变怎么能够符合每个人的期望?再说,宇宙的存在并不是为了我们的高兴而存在,世事的变迁也不是为了满足我们的意念而变迁。我们所能作的,就是接受在这整个的世界以至于我们生活的小天地中,根本无法完全令我们喜欢的事实。我们是不该奢望什么的。如果我们遭遇到不快的经验,而把它视为对于自己的凌辱或挫折,并没有什么好处。我们能做的只是说:“唉,太糟糕了!”或者说:“我不喜欢这样的发展!”然后去作些建设性的事,来改变或者改善事情的趋势。如果事情一点也无法改善的话,我们应该顺从地接受它,承认这种必然的结局。我们时常劝诫小孩,不可能拥有他所希望得到的每一样东西。我们自己也常常犯这种孩子气的毛病呢!一旦犯了这个毛病,只会带来不必要的不安和焦虑!

(五)我们所遭到的痛苦都是外烁的根本无法以人力来避免,更何况要加以控制

事实上,99%的痛苦并非实际生活的困扰和挫折所引起,而是我们内心对事物的观点和感受所产生的。我们对于外在的形势不只可以很有效地加以控制,而且对于外界事物的内在感受,更可以很完全地掌握。举个例子来说,如果掉了一个皮包,而里面有500元的话,可能会感到相当焦虑、沮丧和不快。实际上,事情并没严重到这种地步!皮包掉了,顶多需要花一小时的时间来通知信托公司和政府机构,并且再买一个皮包和损失500元而已。这样的损失实在太微不足道了。由于过分往坏处想,才使事态更加严重。所以真正使我们沮丧的,不是丢了皮包这件事,而且内心的谬想。我们常常在别人失败时,能够旁观者清;在我们自己遭受困难时,何不同样合理地看清事实的真象?

(六)我们要随时随地防患未然

这种说法是讲不通的,即使你时时防患未然,有些事情仍然免不了要发生,有时候由于过分提心吊胆,反而促使事态更加严重。在很多的例子中,我们往往被忧虑弄得精疲力竭,以至危险一来,反而失去了应对的能力。如果不先杞人忧天的话,那该多好!事实上,我们所担心的事情,绝大多数并不会发生,即使发生了,也不如想象中那样恶劣。我们对于险恶的事情最好勇敢地面对它。在危险中,只有努力化险为夷才是上策,过度忧虑又有什么好处呢?最坏的事纵使发生了,也只要把它当作一件不愉快的事,忘掉它,从头再来就可以了。提早担心也无法避免它的来临!

(七)逃避困难和责任,远比面对它们容易

我们一旦试着去逃避责任和困难,只会带来更多棘手的问题。克服困难和完成责任,勇敢地面对它们,才是不二法门。拖延苟且只会带来与时俱增的焦虑、沮丧和歉疚;只有面对问题才可以增进自信、自尊和快乐。美满的生活不是没有困境的生活,而是圆满解决困境的生活。

(八)我们一定要依赖比自己坚强的人

人本来就不是寡然独行的,所以有限度地依赖别人是正常的。这也就是人类为什么需要组成社会团体的原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一定要依赖特定的人。否则,一旦我们所仰赖的人倒下来,或者不再可依赖时,我们就找不到别的助力了。我们的一生,并非全部仰赖一个人。生命的历程,也不会因为多了一人或少了一人,而无法继续下去。相反的,我们应该培养自己的独立性、整体性、个体性和自我的价值观,以便在遭受失败或痛失亲朋时,不会感到万念俱灰。

过分的互赖,会剥夺双方的最佳潜能,会使得双方都变得欠缺能力,无法学习和成长。彼此成为对方的负担和包袱。

这种依赖性,往往变成了斤斤计较的人情债。我们常常因为别人为我们作了些事,就认为应该要让人依赖;或者,我们一旦为别人作了些事,就想依赖别人。这都是不健全的想法。如果要协助别人,就该直截了当去作,别牵扯上种种条件。除了诚然地接受对方的感激而外,我们还能乞求任何回报吗?同样的,人家对我们好,心存感激的接受,也用不着一直耿耿于怀,以为不衔环结草即有损私德。

进一步来说,如果别人对我们以怨报德的话,也用不着忿恨烦恼,因为我们并未希求从别人那里得到好处!我们固然免不了会为了获得才付出,但是有时候也应该为了付出而付出;能够有这种合理的健全心理,一切才会惬意自适。

(九)往事决定今趄——过去的影响是无法抹杀的

这种说法,毫无道理。改变积习固属非易,也非绝对不可能。成熟和发展才是生命的精义。自我的改变是永不休止的,今日的我已非昔日的吴下阿蒙。我们应该从过去中学习,而又不受往事的束缚。过去的金科玉律,对今日而言很可能是迂腐过时的。因此,合理的生活应该是一生中不断地发展自我、增进自我。

(十)我们与别人休戚相关,应该尽可能促使别人符合我们的理想模式

其实,别人的生活、举止与问题,是他们自个儿的事,全然不影响到我们。而且,我们实际上也不可能大幅度地去改变或影响别人。想要改变别人,只会为自己惹来麻烦,只会使情况更加恶劣。我们需要积极去培养“自己活得自在,也让他人活得舒雅”的涵养。我们对于别人行为之所以感到不安,往往并非针对别人行为本身而发,而是根据我们对别人的行为所假定的暗示或隐喻而发的。这种自以为是的臆测,往往不是别人的本意,因此,徒费心思去探索别人行为的暗示,是无聊而困扰的。如果有人要我们帮他忙,而且自己有能力也愿意的话,就竭诚地协助他;人家不要你插手,也就用不着去强迫推销!如果别人的行为直接伤害了我们,我们可以和对方商量解决之道。总之,我们要学习如何适应环境生存下去。我大学一年级时的心理学教授,经常在上课时说:“我们应该认识,人总是会犯错,也该决定我们如何与人相处。”

(十一)每个问题都该有个圆满的解决,否则后果会不堪设想

大多数的问题都有很多解决之道,但很少是十全十美的。任何的方法都各有千秋,我们能作的只是挑选一个较好的方法试试看。一旦行不通的话,再试试别的。无论如何,我们只要尽己之能,即可使事情好转,硬着要求事事十全十美,只会带来无休止的烦恼,而使情况更加恶劣。事事求完美,只会使我们在错误中下决定,根本没好处可言。

(十二)情绪是无法自己控制的,人是情绪的牺牲者,永远没有办法改变

事实上,许多感觉可以用自己的力量来控制。特别是透过合理的思考,我们可以很有效地控制情绪,而不为情绪所控制。

上述12种不合理的观点,只要能利用合理的思想原则来取代,即可免除无止境的焦虑。有人喜欢和朋友共同研究,以期对付不合理的观点,使双方都获益,每个人都可以彼此分享成功的经验,并激励别人作合理的思考,过合理的生活。这些正确思想的范例,不少是来自斯铎葛派的哲学观。如果你对正确思想深感兴趣的话,可以多看看斯铎葛派哲学家的著作。至于艾利斯的著作,也值得一读,象《合理生活指南》(A Guide to Rational Living)和《理性的成长》(Growth through Reason)都是相当好的书。
2#
发表于 2007-10-16 17:40:35 | 只看该作者
支持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开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电话:0898-66661599    站长联系QQ:670427609   
         站长微信:hainanok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jtche.com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北京理工大学论坛 ( 琼ICP备12002442号 )

GMT+8, 2024-4-24 18:35 , Processed in 0.03917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校园招聘信息

© 2001-2020 北京理工大学论坛校园招聘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